2013年清遠市主要氣候特點是降水明顯偏多、時空分布不均,開汛偏早、洪澇災情嚴重,氣溫略偏高、該冷不冷、該熱不熱,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的熱帶氣旋偏多、災害重,冬季出現(xiàn)罕見持續(xù)暴雨。
1、溫度略偏高
2013年,全市年平均氣溫20.6℃,與歷年相比偏高0.1℃,各地年平均溫度分布在19.2(連山)~21.8℃(清遠)之間(見圖1),與多年平均值相比清遠和連州偏低0.2℃,連南正常,其余偏高0.1~0.5℃(見圖2);年內溫度變化起伏大(見圖3),月平均氣溫4、7、8、9、10、12月偏低0.3~2.0℃,其余各月偏高0.2~2.8℃。
全市年極端最低氣溫在-2.5℃(連山)~4.2℃ (清遠) 之間,年極端最高氣溫分布為36.5℃(連南、連山)~38.3℃(陽山)。
圖1? 2013年清遠市平均氣溫分布
圖2? 2013年各地年平均氣溫距平
圖3? 2013年全市各月平均氣溫距平
2、降水偏多、分布不均
全市年平均降水量2079.6毫米,比常年相比偏多12%,降水中心在佛岡。各地年降水量在1895.7~2510.7毫米之間(見圖4),年雨量與歷年相比清遠偏少6%,其余偏多7%~24%(見圖5);年降水量分布不均(見圖6),各月降雨量中有1、2、4、6、7、10月偏少、其余各月均偏多,其中12月降雨量異常偏多達117.8毫米,與歷年同期比偏多304%,創(chuàng)1962年以來新高。
圖4? 2013年清遠市降雨量分布
圖5? 2013年各地降雨量距平
圖6? 2013年全市各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
3、日照略偏少
2013年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(shù)1540.5小時,與歷年同期比偏少1%。各地年日照時數(shù)在1352.7~1708.0小時之間(見圖7),與歷年同期比陽山、連州和連南偏多1%~8%,連山正常,其余偏少2%~8%(見圖8)。寡照最嚴重的月份有4月,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34﹪,其中佛岡為歷史并列第2少,清遠為歷史第5少。
圖7? 2013年清遠市各地日照時數(shù)
圖8? 2013年各地年日照時數(shù)距平
圖9? 2013年清遠市各月日照時數(shù)距平
二、主要氣候事件及其影響
縱觀2013年主要氣象災害有寒冷、陰雨寡照、強對流、暴雨。據(jù)有關方面統(tǒng)計,2013年我市各種氣象災害造成全市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約39.5億元、死亡23人,失蹤6人。
1.冬季低溫寒冷天氣少、陰天寡照天氣多。
1~2月除1月上旬和2月上旬末受強冷空氣影響,出現(xiàn)了大范圍日平均氣溫≤5℃的低溫寒冷天氣外,其余大部分時段日平均氣溫均在10℃以上。雖然1~2月低溫寒冷天氣少,降水也顯著偏少,但受弱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影響,陰天寡照天氣多,全市平均累積日照為114.4小時,同比偏少2成。
2.3月氣溫顯著偏高、“回南天”不明顯。
3月全市平均氣溫18.3℃,與常年同期相比偏高2.8℃(為歷史同期第2高),其中連南和連山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清遠、英德、陽山和連州為歷史同期第2高。由于冷空氣不活躍,暖濕氣流占主導地位,下墊面溫度高,全市“回南天”現(xiàn)象不明顯。
3.開汛偏早、強對流天氣明顯。
3月25日20時~26日20時,陽山以北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、英德以南大雨局部暴雨,達到了開汛標準,較多年平均開汛日(4月5日),提前了10天。
開汛以來,我市強降水、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頻發(fā),局部地方還出現(xiàn)了冰雹。尤其是4月2日早晨,受強雷雨云團影響,導致佛岡、清城、清新、英德等4個縣(市、區(qū))、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出現(xiàn)了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,局部地方還下了冰雹,最大瞬時風速出現(xiàn)在佛岡縣龍山鎮(zhèn)民安為35.9米/秒(12級),風雹災害造成全市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達3.9億元。
4. 汛期強降水多、龍舟水前重后輕、災情嚴重。
2013年汛期,清遠市共出現(xiàn)了18場強降水過程,平均暴雨日數(shù)8天,較常年同期偏多2.8天?!褒堉鬯逼陂g(5月13日~6月20日),全市平均降水量448毫米,較常年同期偏多22毫米,較去年同期偏多259毫米,其中,佛岡雨量接近700毫米,英德、陽山、連州和連南在400~450毫米之間,清遠、連山在330~360毫米之間。其中,5月15-16日和26-27日,我市連續(xù)出現(xiàn)了兩次強暴雨過程,洪澇災害嚴重。另外,8月14-18日,我市出現(xiàn)歷史罕見的持續(xù)性暴雨到大暴雨降水過程,全市平均雨量313毫米,全部自動氣象站都記錄到暴雨,是我市有完整氣象記錄(1962年)以來最極端的一次降水過程。據(jù)市三防辦統(tǒng)計,全年暴雨洪澇共造成23人死亡,6人失蹤,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約39.5億元。
5.高溫日數(shù)十六年來(1998年以來)最少
全市平均高溫天數(shù)為21.6天,為近十六年來(1998年以來)最少。其中8月5~13日出現(xiàn)了今年范圍最廣、時間最長的高溫過程。
6.臺風多、災害損失重。
201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31個臺風生成,是繼1994年之后臺風數(shù)量最多的一年,其中1306號臺風“溫比亞”、1311號臺風“尤特”、1319號臺風“天兔”登陸我省,另有6個臺風(“貝碧嘉”、“西馬侖”、“潭美”、“飛燕”、“羅莎”、“海燕”)對我省造成嚴重影響。登陸和嚴重影響我省的臺風達9個,較常年(5.3個)偏多3.7個。對我市造成影響的有“尤特”、“天兔”、“潭美”、“海燕”等4個臺風,其中“尤特”給我市造成嚴重災害損失,據(jù)市三防辦統(tǒng)計,因災死亡4人,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約17.2億元。
7.冬季出現(xiàn)罕見持續(xù)暴雨。
12月13-17日出現(xiàn)了全市性持續(xù)暴雨過程,全市平均雨量達138毫米;大部分市縣出現(xiàn)約72~96個小時的持續(xù)性降水,持續(xù)時間、影響范圍和累積雨量都破同期歷史記錄,是我市有完整氣象記錄(1962年)以來12月份最極端的一次降水過程。此次降水過程未造成災情,但有利于我市冬春季用水和清潔大氣,以及降低森林火險等級。
三、氣候對行業(yè)的專題影響評價
(一)氣候與農(nóng)業(yè)
2013年氣候對我市農(nóng)業(yè)有較大的影響,影響的主要災害有低溫冷害、寡照和暴雨洪澇等。
雖然1~2月受弱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影響,陰天寡照天氣多,全市平均累積日照為114.4小時,同比偏少2成。但3月由于冷空氣不活躍,暖濕氣流占主導地位,下墊面溫度高,全市平均氣溫18.3℃,與常年同期相比偏高2.8℃(為歷史同期第2高),對春耕春種影響不大。進入汛期,強降水過程偏多偏重,洪澇災害嚴重,雷雨大風、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活躍,造成全市農(nóng)作物受災面積116.3萬畝;9月中旬到10月中旬,受冷空氣影響,北部地區(qū)出現(xiàn)了三次較明顯的寒露風天氣過程,對晚稻抽穗有一定的影響;10月到11月上旬降水異常偏少,天氣晴好,有利于晚稻的收割晾曬入庫。綜合評價本年農(nóng)業(yè)氣象條件為一般。
(二)氣候與林業(yè)
2013年氣候對林業(yè)是明顯偏好的年景。年內降水偏多,日照略偏少,特別是11~12月高火險期,我市降水連續(xù)兩月偏多,對植樹、林木的生長有利,森林防火形勢明顯輕于往年。綜觀年內光、溫、水有利于林木的生長和防火。
(三)氣候與水利
2013年降水偏多,對水利發(fā)電而言是較好年景。其中第二和第四季降雨天氣多,特別是11~12月出現(xiàn)多次明顯降水過程,有利于土壤水份的補充和保濕,對小水電發(fā)電有利;3月下旬、5月中、下旬和8月中旬出現(xiàn)多次強降水過程雖有利發(fā)電,但帶來嚴重洪澇災害,共損壞堤防656處98.27千米,堤防決口91處33.75千米,損壞灌溉設施2783處,損壞機電泵站89座,損壞水電站192座,水利設施直接經(jīng)濟損失約7億元。
(四)氣候與旅游
2013年氣候對旅游業(yè)是較好年景。年內主要假期時段都沒有出現(xiàn)災害性天氣,天氣十分適合旅游。其中,十一黃金周期間,我市旅游市場持續(xù)繁榮興旺,10月1~7日,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1.05萬人次,同比增長8.76%;實現(xiàn)旅游總收入10.2億元,創(chuàng)歷年同期新高。全市旅游市場總體呈現(xiàn)穩(wěn)步增長態(tài)勢,旅游高潮出現(xiàn)在黃金周的前四天,溫泉、漂流、奇洞、山水和民族風情等旅游特色品牌受熱捧。
(五)氣候與交通
2013年氣候對我市交通而言,是一般年景。對交通運營有較大影響的事件有:一是受較強冷空氣影響,北部山區(qū)道路出現(xiàn)了多次結冰現(xiàn)象,其中1月3~4日連州南風坳段公路出現(xiàn)結冰、1月4~5日連南S262線K35段約600米道路路面出現(xiàn)結冰,交通一度中斷,給交通運輸、出行探親帶來較大的影響;二是5月中、下旬和8月中旬強降水過程多,道路受損,影響出行。
四、氣候展望和建議
預計,2014年1~3月我市平均氣溫略偏高,發(fā)生類似2008年初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,但仍有階段性低溫寒冷災害性天氣過程出現(xiàn)。1~3月雨量大部偏少1~2成;低溫陰雨北部屬中等年景,南部屬偏輕年景;倒春寒屬偏輕年景。
建議:
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,我市氣候變化也愈加復雜,各種極端天氣災害頻繁,以上趨勢預測可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,我們將密切監(jiān)測我市的天氣變化情況及其相關因素的變化動態(tài),及時滾動訂正預報。